中国民俗学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民俗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可以大略分为史前、古代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史前民俗,是指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以前的民俗。即原始社会的民俗。
古代民俗,指从夏王朝建立到***战争之前这段期间的民俗。它可以大略分为两个阶段,汉末以前为一阶段,这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期,也是中国古代民俗系统的形成期。汉代以后为一阶段,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民俗的发展与繁荣期。
近现代民俗指1840年***战争以来的民俗。这个时期,中国在西方文明的***下,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阶级关系等发生了一系列急剧的变换,整个中国民俗的体系,正在经历急剧地引进、斗争、分化、改组、融合等过程,向新的、现代化的、既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有国际性的民俗体系蜕变。
民俗产生的四种理论?
民俗的定义:广义的概念认为,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
狭义民俗学对民俗概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
一是认为民俗是文化遗留物,是一个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
二是认为民俗是精神文化;
三是民俗为民间文学;
四是认为民俗为传统文化。
1.神话学派理论,基本观点是:一切民间文化源出于神话,由于神话的演化,民间故事、叙事诗、传说才相继产生。神话乃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源头,具有无所不包的性质。 2.语言学派理论,同神话学派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基本观点是:对神话中的神名进行语言学的比较研究,并据此推断神话的意义,主张民俗研究必须追溯原始神话这个源头,即主张由今溯古的研究思路。 3.人类学派理论,基本观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管如何原始,如何独特,都是可以理解的,其中包含着先民们的健康理智以及征服自然的心愿。人类各民族从生物性和心理学规律看来,有着一致性。 4.心理学派理论,基本观点:以弗洛伊德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来论析民俗文化的实质。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节”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乃是一切文艺和精神创造的内在动力。 5.社会学派理论,基本观点:要运用社会学讲求实证的方法,来研究民族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 6.历史地理学派理论,基本观点:民间文化有一个从素朴简陋到繁复精美的过程。每一个重要题材都有它的原始形态,也都有一个发生的时间和原始的发祥地。他们的研究是要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相关民间文化异文的比较,对题材模式的迁徙和流变状况进行探索,力图确定其形成时间和流布的地理位置,从而尽可能的追寻这种题材模式的最初形态和发源地。 7.结构学派理论,基本观点:任何事情内部均存在着由种种要素按一定规律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要通过大量结构分析找到这种抽象的模式。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今天在有些国家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民俗学的内容,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述、民俗学的方***以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探索。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六大部分:
1、民俗学原理——对民俗事象发生、发展、演变及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包括对综合与单项问题的研究。代表性著述如(乌丙安:《民俗学原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 )
2、民俗史——对民俗事象的历史进行探究与描述。包括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代表性著述如(钟敬文总主编:《中国民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
3、民俗志——一种对一定范围(如某一民族、某一地区)民俗事象进行科学记述、描写、呈现的研究方法。代表性著述如(田传江:《红山峪村民俗志》,沈阳:辽宁文化艺术音象出版社,1999年。 )
4、民俗学史——关于民俗问题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研究史。代表性著述如(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5、民俗学方***——关于民俗事象整体整体的观察研究和和具体的调查整理的技术与方法两方面的理论。代表性著述如([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安德明、杨利慧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6、资料学——关于民俗事象资料的获取、整理、保存和运用等活动的探索与讨论。代表性著述如(中国民间文艺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ISBN中心)。 民俗现象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首先是物质的生活和相应的心理需要而产生、传播、继承的。同样它也要为产生它的母体报效尽力,发挥相应的作用。各种民俗现象的性质、结构不一样,其社会功能也不一样。同一个民俗现象,由于所处的社会形态及历史阶段不同,其功能也会起一定的变化。但概括说来,民俗现象的功能,主要在于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之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即使已经失去了原来意义的风俗,往往也要以某种变性的作用服务于一定社会的人们的生活。如放风筝,最早是一种具有巫术性质的活动,现已变化为基本上属于文化***性质的活动。完全没有作用的习俗,是比较少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外民俗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外民俗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